通知
通知
关于印发《bobapp安卓手机版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06-28 浏览次数: 249

各部门、各单位:

《bobapp安卓手机版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规划(2021—2025)》业经 2020 年 12 月 17 日校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bobapp安卓手机版

2020 年 1 月 7 日


bobapp安卓手机版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规划

(2021—2025 年)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深化新 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我校 实际情况,制定《bobapp安卓手机版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规划(2021-2025 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三全育人”、弘扬安医精神。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弘扬“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办学传统,坚持“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注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点, 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法治、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 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逐步构建“课程-专业”一体化、多维 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促使课程思政的 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学校立德 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目标

1.实现全校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全覆盖。

2.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3.建设“百门课程思政示范课”:设立年度计划优选培育 100 门左右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育人效果显著、专业特色 鲜明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4.树立“百名课程思政名师典范”:建设期内优选树立 100名左右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学名师。

5.依托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建设可辐射推广长三角区域医 学院校的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课程资源平台思政建设先行高校。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与工作机制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建立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 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实现顶层设计和分层落实的 有机结合。实现学校-院系-教研室的纵向延伸,校党委、院系二级党组织、教师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组织、推动教师抓好课程 思政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结合专业特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贯彻落实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医学院校专业特色,要从专业教学角度有效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认知度,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将“四史”教育、延安精神、劳模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以及百年“安医精神”等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让师生真切感受到“课堂育人有成效,专业学习有价值”。

3.坚持分类指导,形成协同有序的育人工作模式

构建“分层、分类、分段”的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模式。一是 分层落实课程思政任务。按照“课程-专业”分层确定课程思政建 设目标;二是分类规划课程思政内容。公共基础课程以理想信念和公民道德教育为主,专业课程以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等培育为 主,实践类课程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让学生在知识 传授的过程中发现真善美;三是分段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尊重教 育规律,根据“新生入学-在校学习-专业实践教学”等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不同,分别设计相应的 课程思政教育的阶段性目标、重点内容和实施方式,提高课程思 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成效性。

4.坚持改革创新,促进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 吸引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促进思政 元素和教学方式的结合。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科学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完全 地释放专业课的育人功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德育效果。

5.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程育人成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提升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能切实回应学生的问题,努力让课程思政教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成主动的实践者,将学生理论学习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力求达到“教”“学”结合、“知”“行”合一,以期切实增强学生协作创新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 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四、建设举措

1.建立全覆盖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和资源共享平台

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大纲, 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的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完成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实现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从满足课程思政育人实际需求出发,收集和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库和案例库,逐步建成内容丰富、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2.打造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四有好老师”教 师队伍,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推进的根本依托。加强课程思 政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举措有:

(1)切实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教学竞赛等 ,多渠道系统提高全校教学和教育工作者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搭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思政工作者队伍协同工作平台。通过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等平台,整合马克思 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以及思政工作者 队伍,组建多次层多方面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3)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从教学业绩认定、 建设奖励以及开展活动的多样性等多方面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让广大教师积极主动乐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3.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学生主体参与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思政建设系列活动。开展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内容可包括教案评比和现场讲课环节,竞赛过程中应吸纳学生评委参与;开展面向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感想系列征文和课程思政案例征集等活动。把学生放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中心位置,尊重学生的意见表达和教学需求,着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4.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制定《bobapp安卓手机版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 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考核点涵盖 从教师自身的示范性到教师教学的引导性,从师德师风、思政素 养到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形成覆盖教学全过程、全环节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并完善学校教学质量实时监测数据平台、成立课程思政发展中心研究员队伍,由校内各院系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改革指导、咨询、评估等工作。 通过信息化技术从学生、教学督导、同行专家、校院领导等方面获得对课程的多维度评价。重点针对医学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 深入了解教情、学情,帮助教师提高思政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水 平和课堂育人成效。同时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对于相 关老师给予指导,完善教学评价的闭环体系,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5.优选培育示范项目,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中心与示范高校

设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专题项目,育人效果突出的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及以上相关质量工程项目。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校级课程思政教坛新秀、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评选活动,树立“百名课程思政名师典范”,优选“百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一节课、一门课程、一个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建设,有效引领学校各课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促进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全面建设,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同时加强区域内高校交流示范,依托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层面成立由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 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课程思政发展中心,不断完善工 作机制,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各教学单位应设 立相应工作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计划。

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将课程 思政工作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组织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三会一课”,形成课程思政工作的 长效机制。

2.加强协同联动。建立教务处、党委宣传部、高教所、人事 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负其责,互相协同联动的思政课程和课 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机制,构建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提出具体政策 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3.强化工作考核。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 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 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 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4.保障经费投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稳步推进。通过专项研究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 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课程思政教学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有力 推进。


bobapp安卓手机版 党政办公室

2021 年 1 月 8 日


Baidu
map